关于我们
 防治动态
 产品介绍
 政策法规
 
咨询电话:
0571-86969739
0571-86434788
 科学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专栏首页>> 科学研究

 
白蚁防治工作如何顺应形势发展、与时俱进

 
杭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唐丽华

    文章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的推进,白蚁防治市场的放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白蚁防治和城市有害生物防治的市场。如何应对和适应这种激烈的竞争,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课题。本文对当前白蚁防治行业现状和趋势作了分析,并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就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提高科技水平,拓展服务领域等作了阐述。
    关键词: 白蚁防治 PCO
    一、白蚁防治行业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白蚁防治业作为政府的行为始于五十年代。这以前我国也有白蚁防治,但那都是民间的个人行为。解放以后我国的白蚁防治业按其经济性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的白蚁防治工作。当时城镇(乡)的房屋大都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白蚁的危害在我国是相当的严重。特别是长江以南,白蚁危害建筑物和水利设施尤为严重,常常造成房屋倒塌、水库堤坝的溃堤。为解决房屋遭受白蚁危害的问题,各地政府部门相继成立白蚁防治指挥部,把民间有白蚁防治一技之长的人员组织起来,通过培训作为骨干,并通过他们组织起各行各业的人员进行再培训,带动了白蚁防治工作。但白蚁防治没有一个专门机构,人员分属各自所属的单位,其人员经费和防治经费也是由各单位自己负担。
    第二阶段 六十年代中期开始至八十年代中期。经过五十年代大跃进时代的白蚁防治群众运动后,全国各地白蚁危害情况有所下降。为使白蚁防治工作能转入经常性和正常性的工作,大中城市相继成立了白蚁防治机构。 
    在这两个时期的白蚁防治业具有下面三个基本特点: 
    1.白蚁防治机构大多数都隶属于房管局或建设局下面的事业单位。这样的机构设置与它的历史原因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城镇中的房屋产权属性大都是国有或集体所有,个人没有房屋的所有权,这些房屋在修缮、维护中常常发现有白蚁危害的情况。为了及时、有效地治理遭受白蚁危害的房屋,于是就在房产管理部门或建设局下成立专门防治白蚁的机构,负责白蚁防治的日常工作。 
    2.人员素质偏低,防治对象单一。由于白蚁防治机构的属性及功能,决定了该机构只是一个房屋修缮和维护部门的附属机构,其人员也由一个到几个通过培训的木工或泥瓦工兼职组成。对于人员的培养大都是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其防治方法也甚为简单,一把锲子一杆“枪”,防治的对象也仅仅局限于白蚁的防治,由于工作性质和知识面的限制,不可能把防治对象扩展到其它的有害生物防治上去。 
    3.科技力量薄弱。白蚁防治业因它的起步较低,因此科技力量也较薄弱。以白蚁防治开展较好的浙江省为例,1986年,本行业只有5人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只占从业人员的1%。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白蚁防治从业人员发展到1400余人,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达120余人,技师32人。但这其中真正具有昆虫专业、农药化工专业毕业的专业人员还不到4%。
第三阶段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新建房屋白蚁预防,白蚁防治业进入较快发展阶段。1986年据杭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对市中心一个街道的所有房屋进行白蚁危害普查表明,有80%左右的房屋遭白蚁危害或曾遭白蚁危害。为有效控制蚁害,贯彻“综合防治”方针,1986年浙江省建设厅和浙江省建设银行联合发出(86)210号《关于认真开展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在全国率先推行新建房屋的白蚁预防工作。1997年浙江省政府出台了86号省长令,即《浙江省房屋建筑白蚁防治管理办法》。经实施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后,有效地控制了蚁害蔓延,延长了房屋使用寿命,节约了维修资金,提高了投资综合效益。1999年鉴于浙江省的经验,建设部签署了关于开展新建房屋白蚁预防的建设部72号部长令,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工作,带动了白蚁防治业的迅速发展。但所有这些都是政府的行政行为,其特点是: 
    一是在管理体制上普遍存在着地方封锁、独家防治、垄断服务,缺乏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竞争,从业单位过分依赖政府保护。二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监管不到位问题较突出,监督制约机制运行不够有力。四是服务、质量、信誉和法规意识不强。少数从业单位存在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差,信誉不高,甚至使用劣质药物的问题,影响了行业形象。五是目前的队伍素质状况还不能足以适应市场竞争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一些思想认识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这些问题中有些是体制性的,但更多的是行业自身的问题。 
    二、白蚁防治行业的发展趋势 
    1.国外白蚁防治现状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白蚁防治没有专门的机构,白蚁的防治是属于有害生物防制业(Pest Control Operation,即PCO)的范畴。PCO中的有害生物包括老鼠、蚊子、苍蝇、蟑螂、白蚁等等。在美国最受关注的有害生物是蚂蚁,关注率达到 80%,其次是白蚁、蟑螂等(图1)。

1.蚂蚁 2.白蚁 3.蟑螂 4.鼠 5.鸟 6.仓库虫害 7.跳蚤 8.其它

从害虫防治的业务量分析,白蚁的业务量排在第三位(图2)。

有害生物防制在国际上已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服务性产业。80年代末,据不完全统计美、英、法、德、日等国的PCO年营业额达500~600亿美元之巨[1],其中美国就占60%左右。我国香港地区PCO较为发达,其经营范围为商贸、服务和家居灭虫。据2000年的统计,香港PCO市场总值约一亿六千万至一亿八千万港元[2]。 
    2.国内白蚁防治行业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国内白蚁防治单位是全民所有制的事业单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盛霖指出,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既是突破旧体制、旧观念束缚的过程,也是促进一些传统公共事业产业化、社会化的契机;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前提,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白蚁防治单位的体制改革正在紧罗密鼓地进行着。全国白蚁防治专业委员会已对全国36个白蚁防治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转企问卷调查,并对全国白蚁防治行业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白蚁防治单位改制转企是必然的趋势。 
    白蚁防治单位事业性质的改革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最终会使新建房屋白蚁预防走向市场。那时,只要具备一定资质的PCO公司都可以进行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正如现在的深圳和广州。同样,国内PCO也存在转制与发展的问题。PCO组织中有人提出:PCO公司要组织相关行业的学术交流,拓展PCO公司的业务范围,向白蚁、农业害虫、骚扰性害虫(如蜘蛛、蜈蚣)等领域扩展。因此,国内的白蚁防治机构在转制后走多元化的道路是势在必行的。 
    三、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转变观念、发展自我
白蚁防治业目前还是一个垄断的、独家经营的封闭市场,其生存与发展主要依靠建设部72号部长令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白蚁防治业的垄断服务、独家经营的局面必然会被打破。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引入竞争,废除阻碍统一开放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这是不可避免的。白蚁防治业走向市场是行业改革的必由之路,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树立起以改革促发展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练好内功,发展自我。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要有战略意识和战略规划。战略意识即白蚁防治单位在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眼前白蚁防治业的现状,更要高度地关注白蚁防治业的未来发展;不仅要关注环境提供的机遇,更要注重自身与环境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协调。缺乏战略意识,对环境变化关注不够,常常会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创新、培育和发展出新的核心竞争力,造成竞争力的下降。战略规划内容包括贴近实际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其次要树立打造品牌观念。良好的品牌对市场占有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美国的FMC、OrKin公司、英国的Rentokil公司、澳大利亚的联合害虫防治公司,都是国际上着名的杀虫公司。通过品牌的打造,这些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了完备的客户服务网络体系,使得他们的业务量以每三年翻一翻的速度发展着。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用科学方法来管理企业,从而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创建企业品牌。 
    再次要牢固树立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质量是打造品牌的基础,只有通过我们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解除客户的虫害问题,使客户满意,才能树立我们的品牌。目前,国际上一些着名杀虫公司都通过ISO的质量认证,而我们国家还没有一家PCO公司或白蚁防治机构通过ISO的质量认证。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以良好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优质的产品质量,高效的、人性化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信赖,最终才能赢得市场。 
    2.加大科学研究,增加科技贮备
十六大报告中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白蚁防治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多年来白蚁防治药物的应用和技术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60年代前后,白蚁防治药物主要也就是一些无机类化合物,如亚砒酸钠、硼酸等;60年代后期随着灭蚁灵、氯丹的开发成功,防治白蚁的技术也随之衍生出多种剂型和方法,如灭蚁粉剂、各种白蚁的诱杀包(膏、条)、乳剂;80年代后至今,从拟除虫菊酯的引入应用开始发展到现在的有机氟、昆虫激素型类似物、生物制剂及由杀虫剂走向非杀生性、物理防治等方向发展[4]。加大对白蚁及有害生物防治新药物、新技术的研究,增加科技贮备。同时用创新的理念,开展对有害生物孳生诸因素,即综合采用文化的、环境的、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方法,营造害虫难以孳生的环境,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的研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市场占有率
长期以来,白蚁防治业的工作仅仅局限于建筑物(房屋、水库、堤坝)的白蚁防治和少量林地(主要是景区林木、苗圃)的白蚁防治。目前,在我们白蚁防治业中赖以生存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新建房屋白蚁预防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真正白蚁灭治的经营性收入不到整个收入的10%。离开了新建房屋白蚁预防,仅仅靠这点防治费,我们的许多白蚁防治单位将难以维持生计。随着白蚁防治业垄断的打破,白蚁防治业将受到来自国内和国外PCO的冲击。因此,拓展我们的服务领域,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财力和技术,向不同领域伸展,把我们的“蛋糕”做大、做好,努力提高市场的占有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4.培养、引入专业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
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反映在对人才资源的竞争。PCO涉及到多个学科,主要有昆虫学专业、生物化学专业、农药化工专业及营销策划等专业。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的白蚁防治机构中,掌握上述专业的中高级人才比例较低,据不完全统计不到从业人员的8%,白蚁防治业的这种状况极不适应PCO的发展。在抓好企业内部管理、争创品牌的同时,及时调整我们的用人和培养人的策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新药物的研制和新技术开发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或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企业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才能增强企业在未来的市场中具备强劲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袁光明 加快我国有害生物防制业发展的思考 《中国国际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资料汇编》44-46,2000 
    2. 徐家俊 香港虫害控制业务的发展及新动向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1999,10-11 
    3. 徐家俊 美国专业虫控企业2002年回顾及市场分析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4,10(1):2-8 
    4. 程暄生 从卫生杀虫剂的过去和现在谈今后发展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19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