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马云已回国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高度关注。近一年来,马云前往荷兰、日本、东南亚泰国等多个农业研究机构考察农业渔业技术。
马云出任东京学院客座教授
据路透社报道,东京大学周一(5月1日)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已受邀担任东京学院的客座教授。
该大学表示,马云任期将于10月底结束,但合同每年可续签。
而现年58岁的马云在近一年来,辗转多地考察,回到中国旋即又远走日本,行色匆匆背后,总令人想到了2020年11月,蚂蚁集团这桩当年“最大独角兽”公司被叫停上市的前前后后。
成立于2014年的蚂蚁金服在2015年4月正式推出了基于支付宝的“花呗”、“借呗”、“备用金”等针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的信用贷产品。它的开启方式简单,任何消费者只要实名注册就可以使用。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受到大多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该公司使用的却是从上海、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以及银行间债券市场乃至场外市场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是信贷ABS)。
根据蚂蚁金服《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蚂蚁金服2017至2020年上半年,每年的资产负债率为51.12%、35.74%、30.19%、31.96%。然而,通过观察蚂蚁金服资产负债表与当年未到期ABS,却能发现另外的场景:
由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上《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来源表》(见上表),将蚂蚁集团当年“数字金融与科技平台收入”与“贷款与垫款”额相除,会发现蚂蚁集团贷款平均“利率”远高于2015年6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第1655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民间借贷年化利率24%上限。此外就是不管是2017年还是2020年上半年末,未到期ABS余额都远高于蚂蚁金服总资产。
根据“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总负债”可知,蚂蚁金服未到期ABS余额远高于总资产,说明蚂蚁金服并没有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要求,将未到期ABS余额计入《资产负债表》,这就存在重大会计纰漏,也是蚂蚁金服IPO被叫停的原因之一。
而将未到期信贷ABS余额计入蚂蚁金服资产负债表,并将到期ABS以逐年在资产和负债两端减计应付利息的方法可得下图:
如果算上ABS产品,蚂蚁金服在2017至2020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都分别为85.28%、79.70%、77.50%、88.46%。而这一切,蚂蚁金服并没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06年与2015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信息公开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 号——招股说明书(2015 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15〕32 号)等法律、部门规章的要求向公众详细公开,而采用了有可能造成重大误解的叙述,涉嫌侵害投资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说明了蚂蚁金服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足够的风险监测,而是根据网友借贷需求不停与东方证券、中金公司、德邦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天弘基金等合作伙伴大量发行ABS产品,却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如实反映,从而埋下了严重的风险隐患。
另一方面,通过蚂蚁金服《招股说明书》测算,2018至2020年蚂蚁金服资产端和资金端利差分别为1.7%、2.52%、2.46%,如果遇上了如2022年美联储猛力加息3.25个百分点以上的极端行情,蚂蚁金服如果不能及时提高用户利率,很可能会造成严重亏损,而通知用户提高利率也可能带来极大的法律和商誉风险。
此外,蚂蚁金服以66亿注册资金“撬动”近4000亿资产的举措也决定了蚂蚁金服还有非常巨大的财务风险。
通过测算蚂蚁金服在2017至2020年上半年历年发行的ABS总额,除以蚂蚁金服《招股说明书》上披露的实收资本和归属股东权益数据,可得蚂蚁金服的静态实收资本和归属股东权益的担保放大倍数。而测算2017年至2020年蚂蚁金服未清偿ABS余额,再除以同期实收资本和归属股东权益,则可得到上述两指标的动态担保放大倍数。
由上图可知,蚂蚁金服ABS实收资本担保放大倍数在2017至2020年上半年均在10倍以上,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以投入公司全部资本金承担责任,因此,如果发生系统性风险事件,或其他重大风险事件,导致蚂蚁金服从借款人处收回ABS本息出现困难,投资ABS的投资者遭遇惨重损失也未可知。
也正是蚂蚁金服的《招股说明书》涉嫌违反《企业会计准则》,不以《证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要求公开信息,而希望上市之后以融资金额抗击蚂蚁金服可能遭遇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才有了上市被紧急叫停、并不再在各类市场上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后果,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