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什么无人敢盗他的墓,你知道是谁吗?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1997年,考古学家对朱元璋的陵墓进行勘测,发现竟然没有任何被盗的痕迹。纵观历史,许多帝王陵都惨遭被盗。朱元璋作为皇帝,陪葬品应该很庞大。那么为何朱元璋的陵墓600年无人敢盗,孙殿英那么大胆,为何也不敢碰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老朱的高明之处。老朱生前给自己选择的陵寝位置在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

相传南朝梁代名僧宝志禅师发现这儿风水极佳,于是死后就把自己安葬在这儿。老朱发现了这个风水宝地,但是听说这里只能兴旺一人,于是就把这个禅师的墓迁走了。在陵墓修到第二年呢,马皇后病逝了,藏入了这座陵墓。马皇后谥号是孝慈,平常也以孝治理后宫,因此朱元璋的陵墓确定为孝陵。

洪五三十一年老朱去世。之后和马皇后合葬到一起。如果从朱元璋葬入孝陵开始计算,到现在孝陵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孝陵刚建成时,殿堂阁楼高大雄伟,极其壮观,里面散养了1000多头梅花鹿,还种植了数十万株树木,禁苑的围墙之内,留下了南京的70余座寺院中的一半,围墙周长达45里,可见陵墓之奢华。由此可见,地宫的陪葬品必然是异常丰富的。但是经过专家确认,明孝陵的地宫还完好如初,并没有被盗过。这就让人们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没人敢动朱元璋的陵墓呢?东陵大盗孙殿英为何也不敢动朱元璋的墓呢?有人说,朱元璋的杀气太重,所以盗墓贼只能敬而远之,生怕会遭到朱元璋的报复。其实啊,孙殿英不敢动老朱的陵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防盗措施十分高明,有些皇陵是从上往下挖开一个深穴,建好后再封起来,但明孝陵却是横向凿入山体,从内部掏空建玄宫。这种横穴式的方法虽然工程浩大,但十分坚固,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盗墓贼从顶部向下打盗洞根本行不通。横穴式设计使墓道成为盗墓贼的唯一通道。为了隐藏好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也是费尽心机。通过精密磁测,考古人员探测到墓道并不是人们想象中在正中间,而是偏在一边,这种反常规的设计让许多盗墓贼无功而返。你以为这就完了?咱们老朱是个多么谨慎的人。在老朱地宫的宝鼎上方有一层封土,封土里面有大量的鹅卵石,一旦有盗墓者挖开地宫,这些鹅卵石就会松动,然后倾盆而下,把道口给堵得死死的。这也是到现在连盗掘的痕迹都很难找到的原因,并且进去也会被鹅卵石埋住变成陪葬品。这样的设计谁敢拿命去赌?除了独特的陵墓设计,还有最关键的原因,在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就派出了5000孝陵卫来守孝陵。可别小看这些人,他们都是从各地的军队中选出来的精兵强将,被分为五所,驻扎在孝陵的周围,另外,还有一只500人的队伍驻扎在孝陵内贴身保护。之后的朱棣虽然把首都迁到了北京,但朱元璋毕竟是他爹,所以他对明孝陵的保护肯定是只多不少的。因此,在整个明朝时期,对于这位开国老祖宗的保护是相当周到,且严格,那为什么清朝间也无人敢动?

展开全文

咱们知道,朱元璋是贫民出身,当上皇帝后惩奸除恶,但是非常爱民,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所以清朝入关后,为了笼络汉人,对明十三陵以及朱元璋的孝陵都实施了保护,并且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凡有盗皇陵者,杀无赦,即便是洪秀全攻占南京。之后,他也没敢去动明孝陵,而且还恭恭敬敬地去祭拜。1912年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带领百官去祭拜明孝陵。可以说,在整个清朝,包括民国初年,朱元璋孝陵就是一张政治筹码。满清为了笼络汉人,需要把它高高的供起来,汉人要反清,更是需要把老祖宗给供起来。明孝陵躲过盗墓贼的破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离南京城太近,只要陵墓有一点风吹草动,城里面的人很快就发觉了,这会让盗掘活动的时间缩短不少,增加了盗掘难度,只能让盗墓贼无功而返。看完只想说,佩服佩服,老朱不是一般人呐,你们还知道朱元璋有什么高明之处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期待您的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2088 星游活动站 - 新服开区专属福利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